蜈蚣生活环境
蜈蚣
因蜈蚣的药用价值相当大,多年来人工饲养蜈蚣的人越来越多,蜈蚣属于夜行性动物。在偏远的农村,通常喜欢栖息在潮湿黑暗的角落。喜独居有冬眠习性。每年秋、冬季气温低于15℃以下,即蛰伏在石下10-15cm深处的向阳、避风处。
人工饲养蜈蚣常采用箱养、缸养、池养等法。饮料采用夏季灯光诱虫,春、秋季饲养地鳖虫、蚯蚓饲喂蜈蚣等方法应及时把幼体与母体分离。冬季要做好保暖保湿工作,温度不能低于0℃。
蜈蚣必须要立体养殖,蜈蚣池必须要建的适合蜈蚣生存。建立池养时,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、排水方便、阴湿、僻静的地方。可建在室内,也可建在室外。用砖或石块等砌成,水泥抹面,池高80厘米,养殖池面积大小随意,一般在5~10平方米为宜。池口四周内侧粘贴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,或用玻璃片镶成一圈15厘米左右宽、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。1个平米养殖蜈蚣在50条左右。最多不能超过100条。
蜈蚣饲养知识
蜈蚣
蜈蚣的繁殖方式为卵生。一般性成熟在3年后,通常在每年的5-9月份发情繁殖,雌体交配1次可连续产受精卵3-5年。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。它的一生要蜕皮数次。
蜈蚣交配成功后通常在40天开始产卵,雌蜈蚣把受精卵产生在自己的背上,以便及时孵化。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~3小时,每次产卵30~60粒。卵表面富有粘液,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块。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,直到孵化出幼蜈蚣,然后长大至成虫。
家庭饲养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
1.家庭饲养要防止蜈蚣逃跑,蜈蚣性急,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,蜈蚣很容易逃跑。
2.注意饲养密度,必须按蜈蚣的体长和体大的变化而分群、分池饲养。
3.做好温度、湿度、光线管理,保持环境安静。
4.所投饲料保持清洁卫生,沾有农药的食饵不能投喂。
5.经常观察,防止蜈蚣天敌进入养殖池内。
6.防止食物、泥土的霉变。
7.及时剔除有病的蜈蚣。
蜈蚣喂食要点
蜈蚣
蜈蚣在饮食上并没有很大的要求,但向来就对肉很着迷,属于典型的食肉动物,食物范围比较广,冬天多以食昆虫为主,在早春食物缺乏时,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。
家庭饲养蜈蚣可以考虑喂食各种昆虫,如黄粉虫、蟋蟀、金龟子、白蚁、蝉、蜻蜓、蜘蛛、蝇、蜂以及它们的卵、蛹、幼体等,同时还吃里虫、蚯蚓、蜗牛及各种畜禽和水产动物的肉、内脏、血、软骨等,也吃水果皮、土豆、胡萝卜、嫩菜等,牛奶、面包等作蜈蚣的食物。
但蜈蚣在产前时需要加强喂食,因为蜈蚣在孵化期间是不进食的,不喝水,靠消耗本身的营养维持活动,产卵前,母体有大量进食蓄积营养的习性,此时应增加喂食量,并注意调节食物品种,以促使母体多进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。